一、道德與債務活動
(一)道德
道德是一種社會現象,是一定社會為調整人與人、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而提倡的行為規范的總和。它通過各種形式使人們具有是非、善惡、榮辱等觀念.并對人的行為進行正確的評價。人們的一切社會行為包括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等行為,無不與道德評價有關.道德具有如下特征:第一,規范性。即它要規定人們行為的準則,調整、指導人的行為。人們要作一件事,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從道德原則來考慮、評價。
如助人為樂令人稱道,逞強凌弱為人唾棄等.第立,道德的社會調控性。即道德可以調整個體與個體、個體與集體、個體與國家之間的關系,實現社會心理平衡。第三,道德沒有強制性.即它是靠人們自覺自愿、輿論的壓力和習慣來執行的,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個體,而不是超人,道德對每一個人都要起一定的約束作用,人們用它來評價自我,評價他人.
(二)影響債務活動的道德因素
1.義利觀
中國素來被稱為“文明禮儀之邦”。5000年的歷史,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典籍和許多有益的道德古訓,雖然古老的道德在新時代浪潮的沖刷下,一些已經被新道德所吸收或逐步取代,但也有一些仍然在現實生活中發揮作用,而對債務活動影響較深的首先是“義與利”的觀念。